找到相关内容1817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行愆法师:佛学问答

    发愿众善奉行。我们可以透过修持工夫,念佛、诵经、拜佛、 打坐等,又或做种种功德来忏悔发愿,使业障消除。   为何要皈依三宝   问:佛教劝人行善,自己做好人、做好事就得了,还需要皈依吗?  ...道理,依佛法修行,"诸恶莫作,?善奉行"。便可把握人生前途,超出业力及生死轮回。"业力"印度的梵语叫羯磨,意思是行为或造作。是指我们的身、口、意、三业活动造成的一切行为,叫做业。这一种业,存在于心中,...

    行愆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074746.html
  • 四种涅槃

    积极的,要起大机大用。佛经上讲的道理都是很正确的,是人生宇宙的真理,是科学,是人生哲学,都是教导我们积极向上,教我们“诸恶莫做,众善奉行”,教我们怎样做人,怎样处世等等。这些对当今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积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1875667.html
  • 陈兵教授 :现代青年人应该如何学佛

    劝导教诲人,不悭吝,不计报酬功果,为修布施度;以思慧为导,严持五戒等禁戒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而不拘执能持所持,为修戒度;以思慧为导,锻炼忍耐力、承受力、包容力,能吃苦耐劳,忍受毁辱赞誉等强烈刺激而不动...利益安乐,创造应有的人生价值。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利乐和应有的人生价值?就人天乘法而言,从事对自他和社会有益的劳动,正命生活,不造诸恶,力行众善,过好物质的、伦理的、文化的、精神的生活,尽到做人的责任,是最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4676339.html
  • 【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】浅释--净慧法师(末法众生必读之一)

    不图利,不求回报,这样的人是行菩萨道。有偈云:“众善奉行似无难,随喜功德乐人天。你善我善大家善,一善再善善无边。”特别是菩萨行人,帮完你无声无息的走了,都不知是谁。 你容得下一人是好夫妻,...菩提心的人,默默奉行的人会成为载法者。菩提萨婆诃“菩提”象征出三界。“菩提超三界”,无生脱五行。无生不受五行限制。“萨婆诃”是极乐无尽,破除我、法二执,成为真僧,成就法身、报身和化身,享受极乐无限,与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3376375.html
  • 无相戒法

    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 。”36告诫弟子作为行为的准则,同时成为佛教伦理道德的核心,对净化社会、净化人心起到激浊扬清、澄本清源的效果,持戒便是要“自净其心”,最后落实到当下的一念心,将宗教...   慧能的无相戒与后来的百丈清规都是为了适应中土行者的需求,表现出一种契理契机的产物。他们都不主张枯寂坐禅、奉行苦行,而是在活泼泼的生活中去“触类见道”,以入世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实现道德理想和解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2276978.html
  • 赵朴初与中国的人间佛教

    历史,是种不断发生发展、无常变化、无尽无休的洪流,这种迅猛前进的滚滚洪流谁也阻挡不了,谁也把握不住。菩萨觉悟到,在这种无常变化的汹涌波涛中顺流而下,没有别的可做,只有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、庄严国土、利乐...层次》,编成《人生佛教》一书,系统地阐发了进行人间佛教建设的方式、次第、终极目标,也就是对个人来说由奉行五戒十善开始,渐而四摄六度、信解行证而成佛果;同时每个人都要去服务社会,替社会谋利益;一方面以个人...

    正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75977111.html
  • 人生格言

    有利于心灵净化、身体健康;更促使家庭和睦、社会和谐、进而世界和平。  最后祝愿诸位善长仁翁,不但要常持不妄语戒,戒除欺骗的不正之举,同时还要持守另外其余的四条戒律,希望大家做到:   “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、自净其意、是诸佛教。”  唯有人人遵纪守法,诚信待人,社会才能安宁,人们方可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。   四 .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弃   自弃的意思是自甘落后,不求上进。人生在世不如意事者十有...

    达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5177293.html
  • 恒强法师:佛教对社会自杀行为的预防

    戒除了止持戒,还有众善奉行的作持戒,进一步体现了佛教净化人心、和谐社会的济世情怀。菩萨的广大利他行可概括为四摄与六度。六度中的持戒、布施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等散见于本文。四摄包括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...。2 佛教奉行人本主义反对神本论,而人身难得,因此注重当下修行与现世解脱,又认为人间修行胜于天上,所以尤其珍惜人的生命。不杀戒以杀人为重罪,而人自杀是杀人的一种特例。佛陀在世时,多有比丘修不净观后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0978314.html
  • 从《净土三经》看极乐净土信仰中“伦理善”的位置

    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[1]”(T2.551a)   关于此偈的解释,有些经典将它比配于戒定慧三学[2]。而“诸恶莫作”即是戒学的范围,它是三学的初阶。由此可见,在伦理的范畴中,离恶行善,是...具足诸佛之教,及辟支佛、声闻之教。”(T2.551a)   [2] 如《出曜经》说:“‘诸恶莫作’者,诸佛世尊教诫后人三乘道者,不以修恶而得至道,皆习于善自致道迹,是故说曰‘诸恶莫作’也。‘诸善奉行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0078395.html
  • 空海法师: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(中)

    瞋心,他是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在《阿含经》里面,一样有讲到阿罗汉、解脱者他是怎么样?‘常行诸善’。有没有?他是来到那种常行诸善的境界啊!对解脱者来讲,他是没有瞋心的。   &...

    空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1478554.html